5月18日,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如约而至。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 (museums, sustainability and wellbeing)”,旨在强调通过博物馆创造的积极联动效应,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人们的美好生活。
(资料图)
提升幸福感越来越被认为是博物馆的核心体验之一,让观众感受到美好生活是博物馆的价值之所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借助多样化的教育项目、陈列展览、社区活动和学术研究,滋养着人们的生活和心灵。值此“国际博物馆日”,且让我们走进上海博物馆,一同见证博物馆里的美好一天。
09:30
沉浸的手工
一早,由一场缂织体验工作坊开启博物馆的美好体验。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参与者初次尝试以“通经回纬”的古老手艺,再现南宋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的意境。
当脖颈修长的白鹭在手下慢慢成形,参与者不仅收获了手眼心合一的沉浸感,更感受到一份如观“白鹭上青天”的广阔心境。
缂织体验工作坊活动现场
本活动的创意灵感来自于上博馆藏珍品南宋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
南宋 朱克柔 缂丝《莲塘乳鸭图》
近年来,越来越多人走进博物馆,寻根历史、赓续文脉。我们在博物馆里面看到的每一件中国文物,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各地域文明的代表性见证物。
围绕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从灿若星河的国内博物馆馆藏文物中,精选了十件蕴含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承载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文物,上海博物馆的南宋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也在这十件宝贝之中。从这些馆藏宝贝,您是不是已经读到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读懂了“何以中国”?是不是觉得我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更强?(点击了解更多)
10:30
展厅中的相遇
中国历代书法馆导赏活动
随后,跟随上海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共赏书法和绘画展厅。在中国历代书法馆——这一海内外唯一系统展示中国古代书法通史的常设展馆中,我们从文字的历史深处走来,崇敬博大的汉字体系,体会书法的运动节律,体会点、线所赋予的艺术生命力。
中国历代绘画馆导赏活动
上海博物馆的绘画展厅展示着从唐代至清代的中国画珍品。在研究人员的带领下,观众通过阅读每一件文物,了解灿烂夺目的中国画史:透过白描人物画,我们听见历史的回响;品读历代花鸟画,我们理解何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循着山水画中的峰峦、水口、小径,我们卧游山水、神往太虚,体会天人合一的境界。
稍晚,观众移步至中国历代印章馆,在研究员的引导下,从印章的文字演变、印章形态、材质及艺术风格着手,领略玺印篆刻之美。与此同时,亦有观众选择中国古代玉器馆导赏活动,在300余件陈列展品中择重点细读,从而一窥中华传统玉文化的形成、传承与发展,体察“温润如玉”的精神内涵。
13:00
非遗新体验
午饭后,40位报名参与活动的市民前往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一同开启博物馆非遗的奇妙之旅。参与者一次性了解上海博物馆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距离欣赏非遗修复技艺下的文物,感悟非遗技艺精妙的修复手法,并与非遗技艺大师面对面交流互动,开启不同一般的全新体验。
上博6项非遗项目包括:
· 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国家级)
传统青铜器修复与复制技艺包含清洗、拆除、去锈、矫形、拼接、配缺、塑形、翻模、刻纹、铸造、打磨、作色等十余个步骤,每个步骤均有很高的技术要求。
· 古陶瓷修复技艺(国家级)
古陶瓷修复技艺主要包括清洗、粘接、补缺、打磨、上色五大步骤,其难点在于如何补缺使补缺部分上色后达到和原器物浑然一体的效果。在传承传统的同时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使上博青铜器修复与复制兼顾审美与科学的高水准。
“市民进上博,非遗新体验”古陶瓷修复技艺活动现场
· 古书画装裱修复技艺(市级)
以清洗画芯、揭除旧褙、补缀残缺、小托画芯、全色接笔五大工序为核心,形成了特有的“画芯善补精全,绫绢宽料整挖,配色和谐高雅,裱件平柔洁净”的上博古书画海派修复技艺。
· 古籍修复技艺(市级)
破损古籍纸张往往高度脆弱,将书页小心揭开后,需采用和原纸相似的补纸细心修补每一页的孔洞,之后再进行喷水倒平、折页、修平、打磨等工序。修复后的古籍达到《齐民要术》所说“自非向明举而看之,略不觉补”的近乎完美的效果。
“市民进上博,非遗新体验”古籍修复技艺活动现场
· 古代家具修复技艺(市级)
古代家具修复技艺的主要工序包括清洗、拼接、补配雕刻、打磨、做旧、组装以及修复后的定期上蜡保养等。每一道工序的执行都建立在对文物原工艺、原材料和原造型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力求尽可能忠实地还原古代家具的原貌。
· 珂罗版书画复制技艺(市级)
珂罗版印刷是照相平版印刷工艺的一种,全程由手工操作,分为四道工序:拍摄、修片、制版、印刷,尤其利于书画文物的研究和保护。上海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唯一具备该技术力量的博物馆。
“市民进上博,非遗新体验”珂罗版书画复制技艺活动现场
感兴趣的观众亦可在上海博物馆视频号上,收看6集原创短视频《上博匠心》(点击进入《上博匠心》|“亮点难点”凸显非遗技艺匠心),了解以上六项非遗技艺中现代科技与传统修复相融合的海派修复特色。
14:00
探访“文博人的书房”
正值“玉楮流芳——上海博物馆藏宋元古籍特展”开幕之初,报名参加特展活动的学生团队在顾音海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上博“敏求图书馆”。作为“上海市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这里保存着大量珍贵的典籍、图书文献和资料,承担着善本、碑帖相关学科的整理、研究、保护和展示工作。同学们表示,在聆听课程、参观学习的过程中切实地感受到了“文博人的书房”所蕴藏的文化之力量,并进一步汲取了“好古敏求”的中华传统精神。
“文博人的书房——带你走进上博敏求图书馆”活动现场
全天
“古人的智慧”融媒体项目
一件件令后世啧啧称奇的文物,不仅体现出其制造时的文化与技艺水平,也折射出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常从历史、文化及美学的角度欣赏文物,却往往忽略了其背后的“科技密码”。
在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由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指导,大有文化工作室、“人民网+”客户端联合上海博物馆等多家知名文博单位,推出特别策划——“古人的智慧”融媒体项目。项目包括“揭示文物中的科学”互动小游戏、“让观众‘听’懂历史”优秀讲解员展示和相关互动话题。让网友在“云端”跨越千百年时光,领略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点击:看文物也要懂“数理化”?一起涨知识!开始探索。
长按图片扫描二维码参与互动
编辑丨教育部
初审丨石维尘
终审丨汤世芬
上观号作者:上海博物馆
上一篇 : 两市低价股一览 77股股价不足2元|天天速递
下一篇 : 最后一页